Language

【產業追蹤】難以跨越的強大護城河公司追蹤

本篇整理的是擁有強大經濟護城河的公司, 強大護城河依照Morningstar的歸納分為 五類 (詳見連結),分別是 1.有效規模 2.轉換成本高 3.成本優勢 4.無形資產 5.網絡效應

【國際經濟】TPP太平洋驚雷一響 台灣準備好接招了沒

號稱地球史上最不透明的貿易協定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登場 經過多年協商後終於達成協議,成為了經濟規模超越歐盟的最大自貿區,涵蓋全球GDP超過40%。

重要產業指數追蹤

整理美國主要產業ETF作每日追蹤,可觀察強弱勢類股變化,主要依照標準普爾500中類股所佔權重的排序

【國際經濟】諸神的黃昏,希臘悲劇的終結

諸神的黃昏其實是北歐神話
但是非常適合希臘的處境
「諸神的黃昏,是北歐神話傳說中諸神與巨人,怪物最終決戰,世界毀滅並且重生的世界末日。」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受不了和債權人的談判纏鬥討不到便宜
決定將邊緣政策玩到極限,
直接交付希臘人公投要不要接受三駕馬車(歐盟、IMF和歐洲央行)的撙節政策換取援助
齊普拉斯希望希臘人投NO(克魯曼也說要投NO,跟克魯曼同邊的時候就要小心了)
表示他們賴帳的決心

希臘政府面臨著民眾擠兌的風險,存款大量流失,ATM逐漸錢被領完
於是政府開始閃電實施資本管制,銀行關門到公投結束,以及每天每個帳戶只能領60歐元
(老實說,我覺得希臘人膽子真的很大或很天真,希臘危機早就不是一兩天的事了,竟然還敢把錢存在希臘的銀行裡,搞到現在棺材送到家門口了才在領錢)



【社會觀察】國際觀到底是什麼?怎麼培養國際觀?

社會上不乏「知識份子」或「菁英」階層斥責現在年輕人沒有國際觀
太向內看,格局太小,不了解世界在發生什麼事,所以沒有競爭力、視野狹隘無法接軌全球
本版叫做「國際經濟觀察」,看起來好像是個頗有國際觀的blog

不過我覺得談國際觀這個老梗題目前,先打個預防針比較好
我相信一個人越能體認到自己的無知,他的知識邊界就越會廣闊
因此,知道自己在非常多領域仍非常無知,即便是所謂「國際觀」也是略懂略懂而已
本版提出的見解只是自己的觀察和體悟,歡迎大家挑戰和批判

圖片來源:放泥就可

通常罵人沒有國際觀,自己對國際觀應該有某種定見
因此下個好的可操作判斷的定義很重要
國際政局預測超不準的知名顧問大前研一曾對國際觀下過定義
「知道這個世界發生什麼事,並且對這些事有提出觀點的能力」
這其實是個蠻vague的定義

因為要知道多少多廣多深世界上的事才算「知道」呢?
什麼事件都說一切都是阿共(or美帝)的陰謀算不算有提出觀點的能力呢?

出過很多和國際觀有關書的劉必榮教授,則認為,要加強國際觀
「學外文很重要,
對國際事務、國際文化有相當的敏感度與一定的興趣也很重要,
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分析國際情勢的架構」

所以操作定義就是
會外文,對國際事務和不同文化有基本了解並且有興趣
最重要的元素是自己要有能分析國際事務的架構(思考模式)

這其中最能夠有效評量的就是會外文的程度
但是光會外文不代表有國際觀,
而是掌握了進一步更深更廣瞭解國際事務和外國文化的工具罷了




至於分析的架構,
要我說就是脈絡化的思考判斷和更強的同理心換位思考

【國際經濟】美國升息 熱錢回家 亞洲再釀金融危機?

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背景和成因複雜,
但大環境是美國升息,竄入亞洲的熱錢回家
造成東南亞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經常帳赤字國家貨幣高估,
連遭國際炒家狙擊大貶,並逐步衍生成金融恐慌風暴
如今美國再次醞釀升息,亞洲國家這次是否準備好了呢?

本版認為,這些東南亞國家已非吳下阿蒙,97金融風暴後都有大幅改善體質
重演亞洲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低,
這次特別以東協主要的經濟體印尼、泰國、馬來西亞這三個當年重災區國家為例
整理了一些圖表來佐證

首先是經常帳赤字改善,外匯存底的大增,給了這些國家抵抗金融動盪的底氣
畢竟炒家狙擊貨幣時,跟各國央行對幹也要衡量對方銀彈有多強
Source: TradingEconomics
Source: TradingEconomics

【國際觀察】六四後的中國,無可否認的事實和不願面對的真相

在陸股如斯狂熱的今天,務實和物質主義至上的中國人
不再在乎26年前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前發生的事
生活、賺錢、混口飯吃,就是一般人民的basic need
能夠滿足basic need的政府,說話自然能夠大聲,
叫局外人不要指指點點這中共最深的痛處

26年,中共早已洗清了天安門廣場上的血泊
坦克人(Tank Man)成為了一種符號,
一個讓支持民權的人行禮如儀年年像大拜拜一樣供奉在神壇的偶像
對中共來說,六四就像是一場每年必經的大感冒,
要對全網維穩升級,做出安全隔離

時間久了,廣場上的曾被稱謂為「英雄」的學運領袖們,一一走下神壇
曾在當時海外聲援的台港藝人們,曾齊聲唱著「歷史的傷口」、「為自由」
許多人如今在大陸的事業已經開花結果,
六四的存在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場每年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