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2016經濟動能主要來自哪裡,CFA協會的調查指出,42%的人認為美國會是主要動能,28%認為來自中國,25%來自印度。
美國
華爾街日報給60位經濟學家預測美國2016的經濟成長會是2.6%,大約會為全球經濟成長貢獻4500億美金到5000億,這樣的預測稱不上是非常好,但是足以讓美國作為全球的領頭羊了。美國聯準會是否會持續的升息最為關鍵,如果市場能夠承受聯準會的連續升息衝擊並且通膨回升,那顯示出美國經濟是在除去虛火穩健上升中。消費為主的美國會帶動內需型的企業和美國市場為主的金融業成長。製造業全球放緩的跡象明顯,和原物料能源相關的製造業上下游大都面臨困境,可以觀察美國如果穩健復甦能否讓製造業也回溫。但一個明顯的風險就是,總需求不足讓低油價帶動通縮的情形若不變,美國能否持續升息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中國
世界銀行預估中國2016的經濟成長仍會維持7%,換算會貢獻約七千億美金的全球經濟成長。但這跟CFA的預測不同,原因是多數人不相信中國的官方統計數字,認為實際成長是遠低於官方的統計。
但是中國經濟有確定的幾個趨勢,其一是從製造轉型消費,因此從消費中找贏家是很重要的,而線上經濟包含電子商務和O2O在中國都是發展得如火如荼,雖然有很旺的虛火但其中創造巨大商機的更不在少數,幾個互聯網的大頭像是BAT都不斷在厚植實力觸角伸向各大傳統經濟的行業,成為自己生態系的托拉斯,會是中國新經濟可以預期的贏家。
所以投資中國時要看清楚你投資標的的持股,騰訊阿里等網路大頭權重大的ETF才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向,兩桶油和金融業等為主的上證不見得是長線持有最好的標的。
印度
世界銀行預估印度2016的GDP成長會在7.9%,是全球成長最高的國家,但是印度並不會是拉動全球經濟最主要的國家,原因是印度經濟體的規模相對中美兩國小得多,美國17.4兆、中國10.3兆,而印度只有2兆美金,所以即便成長7.9%也只貢獻了1580億美金,自然不會是最主要的動能來源。
但印度的成長是新興市場的新指望,這也是為什麼全球各國大廠都要在印度這個地方爭鋒的原因,印度極力在推動製造業的升級加速,基礎建設的需求龐大,當然政府效率和區域分化的政治風險也很高,因此觀察印度政府實現承諾的能力非常重要,印度是長線仍有明顯動能的國家,因為他的人口紅利還有很長的時間可以消耗,同時是能源進口大國,在油價下跌的時刻算是得利的國家,能讓越多人脫貧整個國家的爆發力就會越強大。但風險在於糧價驅動的通膨,以及之前提到的基礎建設的進程若無法實現印度政府的承諾,國際資金的耐心是有限的。
油價
2016年最主要關注的還是油價的走勢,而油價的方向來自於供需的變化。全球的總需求能否拉升要看新興市場基礎建設的進程,包含東南亞、印度、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是否真的實際在大興土木拉動基建需求,還是不斷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總需求拉不起來,更別談超額供給OPEC國家在油價血海中廝殺,油價高盛甚至看到20美元。
當然越恐慌的地方也越有可能超賣,風險總是與機會相伴,大家可以觀察到幾個石油巨擘的財報都只是少賺而不是虧損,減少資本支出來度過油價寒冬,清理戰場上那些靠著低廉借貸成本活著的殭屍油企,因此若景氣回暖這些巨頭們將會得益於競爭力衰弱的廠商熬不過油價低與借貸成本提高的雙重寒冬而倒閉。
結論是,全球的經濟可以預期的是不會有非常強健的成長,而是一個低速成長的新常態,尤其利率和通縮風險不斷環繞在各國,製造業也明顯弱於非製造業的復甦,因此若要著眼投資,不只回報的預期要降低,更要選擇明顯不可逆趨勢的部門,像是全球人口老化的需求,傳統零售走向電子商務,這類無論經濟發生什麼事都不會改變的趨勢。
【國際經濟】2016 全球經濟動能何在?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