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不乏「知識份子」或「菁英」階層斥責現在年輕人沒有國際觀
太向內看,格局太小,不了解世界在發生什麼事,所以沒有競爭力、視野狹隘無法接軌全球
本版叫做「國際經濟觀察」,看起來好像是個頗有國際觀的blog
不過我覺得談國際觀這個老梗題目前,先打個預防針比較好
我相信一個人越能體認到自己的無知,他的知識邊界就越會廣闊
因此,知道自己在非常多領域仍非常無知,即便是所謂「國際觀」也是略懂略懂而已
本版提出的見解只是自己的觀察和體悟,歡迎大家挑戰和批判
圖片來源:放泥就可 |
通常罵人沒有國際觀,自己對國際觀應該有某種定見
因此下個好的可操作判斷的定義很重要
國際政局預測超不準的知名顧問大前研一曾對國際觀下過定義
「知道這個世界發生什麼事,並且對這些事有提出觀點的能力」
這其實是個蠻vague的定義
因為要知道多少多廣多深世界上的事才算「知道」呢?
什麼事件都說一切都是阿共(or美帝)的陰謀算不算有提出觀點的能力呢?
出過很多和國際觀有關書的劉必榮教授,則認為,要加強國際觀
「學外文很重要,
對國際事務、國際文化有相當的敏感度與一定的興趣也很重要,
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分析國際情勢的架構」
所以操作定義就是
會外文,對國際事務和不同文化有基本了解並且有興趣
最重要的元素是自己要有能分析國際事務的架構(思考模式)
這其中最能夠有效評量的就是會外文的程度
但是光會外文不代表有國際觀,
而是掌握了進一步更深更廣瞭解國際事務和外國文化的工具罷了
至於分析的架構,
要我說就是脈絡化的思考判斷和更強的同理心換位思考
脈絡化的思考就是了解各種國際事件的歷史脈絡
事情為什麼會如此發展,事件中的各方持有什麼立場,為什麼會持有這樣的立場
這也牽涉到同理心和換位思考
生長在不同歷史、社經、文化背景的人,處在不同的時間點和位置
會型塑出怎樣的思考模式、下怎樣的決定、考量哪些問題
基本上培養國際觀,
就是不斷形成各種對外國標籤化刻板印象,和打破或重新認識這些刻板印象的過程
因為無知而形成很多與事實有距離的刻板印象
然後再因為吸收到更多更廣更深的資訊和知識,
或者實際到達當地、認識當地人,了解當地社經歷史脈絡
而逐漸了解自己的無知,進而更加了解對方,
這就是培養國際觀的過程
網路很發達,資訊非常容易查找
一大堆百科資訊即便正確性持保留態度,
但是作為背景參考仍是有其價值,
重要的還是開放的態度和求知的渴望以及獨立的思考判斷
培養國際觀是不是一定要出國?
出國確實可以增廣見聞,如果你保持開放的心胸和態度,出國能夠看到更多學到更多
但你如果出國仍然是困在自己的意識形態和刻板印象之中,
那也不見得會比較有國際觀
培養國際觀是不是一定要學英文?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不一定。
只要他保持著開放以及積極吸收各類資訊的態度,
只會中文的人一樣能有很強的國際視野
但是,英文是全世界資訊最多的來源
學會英文可以讓你獲得最高的效益,近用最豐富的資訊來源,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不過要注意,會英文也可能沒什麼國際視野,
你想想很多美國人可能出了自己州就不知道地北天南
他們也會英文,但是不見得有所謂的「國際觀」
關注本土化會讓人沒有國際觀?
國際觀從來不與本土化互斥
更認識自己的家鄉,也能夠更深刻了解我們在國際上的位置,
在什麼地方好什麼地方差,在國際脈絡和本土脈絡交織的環境下才形塑出現在的自己
我覺得國際化和本土化不存在先後問題
認識自己和發揚自己差異化的特色和認識國際現勢都非常重要,不應偏廢
講了那麼多,到底實際該怎麼做?
最簡單又不花錢的方法,就是多看國際新聞多google
覺得國際新聞和自己無關?很多時候只是看起來不直接相關而已
這個世界很多事情都是相關且會引起長遠的連鎖效應
簡單舉例,索馬利亞海盜猖獗會關我屁事?
海盜越猖獗,行經該海域的貨船風險越高,保險費或是保全支出就越高,如果要刻意繞過危險海域,油料成本也會增加,這可能會影響到相關公司的營運成本,以及你所消費的終端產品價格。這幾乎是最直觀的推論,還可能會有更多間接的影響
從看國際經濟新聞開始更直接,
因為全球化的時代國際經濟新聞絕對和你有關,
很多看不懂的名詞其實google一下就能略懂略懂了
如何建構自己看待國際現勢的分析架構?
這邊不談國際關係理論或是政治學或經濟學的流派
最簡單直觀的應該就是思考的方式,可以包括為縱向和橫向
縱向就是時間縱深,一個事件或趨勢它的歷史發展的脈絡軌跡和未來可能的發展預期和影響。
橫向則是同個時間點上,有哪些主要的player,它們的利害關係和各自優劣勢以及各自可能作出的選擇為何。有哪些經驗可以參照
善用Who (why this country or this player) ?
Where (why here not there) ?
When (why now not then) ?
How (why this approach)?
What's next, what are the potential impacts?
以及不停問Why and Why not?
等等這些問題來問自己,對於幫助自己釐清和分析問題頗有幫助
一個國際事件或一個人物或一個產業趨勢潮流,
其實都能夠套用這個分析方法,
看多思考多了就能夠慢慢形塑出自己認同的觀點和看法
該怎麼評量國際觀的程度?
不同的目標就會設定不同的KPI,也跟評量你的人很有關係
他們對你的需求不同自然評斷的標準就不同
如果你是想要求職以有「國際觀」增值,
人資的第一關簡單判斷就是你是不是國外名校畢業,英文或外文程度如何,
有沒有國外工作經驗,或是否有參加過國際活動或國際交流的經驗
(什麼?你說跟我前面講的一大堆都無關,廢話,找工作當然先看你履歷,
哪有時間先聽你屁分析國際情勢,你對國際現勢一知半解,但是哥倫比亞大學畢業
大家就預設你很有國際觀了,這是很現實的,當然面試會不會露餡是另一回事)
如果是純粹想當個世界公民,能夠看懂每天國際版要聞以及重要的來龍去脈,應該就算是對國際現勢有基本認識了
如果想當個國際左派文青,就要能用各種批判理論針貶資本主義以及各種新帝國主義對世界的影響,國際左派文青很累的,因為要戰的東西很多戰線很廣,自由、民主、環保、人權、分配正義,對國際觀要求程度很高
如果說要像本版一樣嘴砲國際經濟,就多看國際財經新聞,不懂的就google,基本上能夠都看個八成懂,知道其中的經濟邏輯大概就八九不離十了
會拿國際觀來說嘴說自己很有國際觀的人通常都有點問題,因為國際觀是騙不了人的,有沒有大量地吸取資訊轉化為知識,並且保持開放心胸和批判思考很容易看得出來,很多觀念偏狹的人也在呼籲大家要有國際觀,其實文章內容卻總是在打自己的臉,這到底要算有國際觀還是沒國際觀呢?
國際觀算是個老梗題目了,有興趣的可以看這幾篇
你只需要多想想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
聽見來自世界的聲音──從新聞中培養國際觀
為了競爭力才培養的國際觀,是跛腳的國際觀
想要培養國際觀,
最簡單省錢的方法就是多看國際來源的媒體少看台灣電視新聞
本版之前有整理的文章應該能有點幫助
從本版上的索引就能找到之前推薦的實用資訊
【國際資訊】海外媒體中文網大全懶人包
結論,國際觀到底是什麼
我自己的定義就是具備一定的國際現勢和歷史知識,加上能夠換位思考的同理心,加上具有邏輯、脈絡、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及知道自己無知而渴望求知的開放包容心態,就是國際觀拉!(是不是一樣超級vague)
後記:本文源起是看到一些號稱自己很有國際觀的XX旅行家常說一些可笑的瞎話,所以想要寫一篇自己眼中的國際觀,廢文的味道也有點濃,一家之言也不是什麼權威,但是相信有道理的話就會有人認同,沒道理了話就會有人吐槽酸,兵家常事。
0 意見:
張貼留言